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2年2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2-02-28 20:44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高级别会议将于2月28日至3月2日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代表中国政府于28日发表致辞。

法新社记者: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战争显然不仅打击军事基地,也攻击了民用设施。在此情况下,中方依然不明确谴责俄罗斯针对乌克兰民选政府的侵略吗?

汪文斌: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原则都应当得到共同维护,这是中方一贯秉持的原则,也是各国都应该坚持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同时我们也看到,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和特殊的历史经纬,理解俄方在安全问题上的合理关切。中方主张应彻底摈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总台央视记者:你刚才发布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高级别会议发表视频致辞的消息。请问中方有何考虑?对人权理事会工作有何期待?

汪文斌:当前,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再次出席人权理事会高级别会议,深入阐述对当前国际人权形势的看法,提出中方对全球人权治理的立场主张,分享中国保障人权的理念和经验,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讨论人权问题的核心平台。中方将积极参与本届人权理事会各项议题的讨论,同各方一道推动人权理事会秉持客观、公正和非选择性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和双重标准,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作出不懈努力。

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一些西方国家将俄罗斯剔除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这对中俄之间的金融交易和中国银行交易有何影响?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中方不赞成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实践早已证明,制裁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仅造成经济上“双输”或“多输”这个局面,还会干扰影响政治解决的进程。

西班牙《阿贝赛报》记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在被问到俄罗斯是否有朋友时称,中国(对乌克兰局势)的反应就是一个例子。中国认为自己的反应是对俄罗斯的支持吗?中国对这场冲突持中立立场吗?

汪文斌: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中国日报》记者:2月27日,白俄罗斯举行修宪公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65.16%的选民投票赞成宪法修正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白俄罗斯修宪全民公投成功举行。中白是全面战略伙伴,中方尊重并坚定支持白俄罗斯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相信白俄罗斯将继续保持稳定和发展的良好势头。

瑞典国家广播电台记者:周五,瑞典速度滑冰选手范德普尔决定将一枚金牌赠与桂敏海。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已多次就桂敏海案阐明严正立场。桂敏海因严重违法犯罪被中国法院依法判刑。中国是法治国家,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中方反对将体育政治化的做法,反对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司法主权。

彭博社记者:一些使用美国零部件的中国企业是否会遵守美国对俄制裁措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

汪文斌:我刚才已经讲了,中方不赞成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我们要求美方在处理乌克兰问题和对俄关系时,不得损害中方和其他方面正当权益。

路透社记者:俄罗斯总统普京命令俄军核力量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作为倡导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变化,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中方注意到有关各方在核问题上的表态。我要再次强调,围绕欧洲安全问题,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重视。在北约连续五轮东扩情况下,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有关各方均应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新华社记者:25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大会新冠疫苗高级别会议。外交部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汪文斌:2月25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大会新冠疫苗高级别会议。

王毅国务委员在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织牢免疫“安全网”,坚持疫苗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不能变,主要大国应尽的责任不能丢,多边机制发挥的作用不能减,疫苗公平性、可及性、可负担性不可缺;二是丰富抗疫“武器库”,做优做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变异病毒研究和药物研发合作;三是完善卫生“治理盾”,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和诉求;四是强化发展“稳定锚”,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标本兼治,提升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力和内生动力,抓紧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王毅国务委员提出的四点建议,进一步丰富了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推动疫后复苏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中方一直是全球抗疫合作的“排头兵”,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的“火车头”。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核心就是加快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公平可及。迄今,中方已向120多个国家供应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全球使用的疫苗,有一半是中国制造。同时,我们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率先同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生产,目前已经形成10亿剂疫苗年产能。

中方将秉持疫苗全球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履行应尽责任,继续同各方加强合作,让新冠疫苗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全人类的疫苗,为国际社会早日战胜疫情,实现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外国记者:中方将如何协助在乌中国公民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