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3年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3-20 20:25

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新西兰外长马胡塔将于3月22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记者:几天前,国际刑事法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了逮捕令。普京总统也被拍到在马里乌波尔附近考察,还有证据表明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犯下了战争罪行。中方表示坚决反对非法入侵和战争罪行,在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背景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首先我要告诉你的一点是,中方一贯主张,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出路,国际社会应为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多做有利于劝和促谈的事,多做有利于缓和降温的事,多做有利于调解纷争的事。国际刑事法院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尊重国家元首依据国际法享有的管辖豁免,应依法审慎行使职权,善意解释和适用国际法,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你提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上周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相关信息。我要再次强调的是,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习近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双方将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完善全球治理,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中方将秉持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人民日报》记者: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两会为外界观察中国式民主提供了重要窗口,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广泛、坚实的民意基础,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成功的民主道路。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全国两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完整的制度设计上,也体现在制度的实际运行和显著成效上,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也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全国两会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各个环节。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在今年的两会上,经过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相继产生,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反映了全体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代表委员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提出反映人民诉求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调查显示,两会期间民众关注最多的话题包括“教育人才”“社会保障”“正风反腐”“乡村振兴”“就业优先”“医疗卫生”等,这些恰恰是代表委员关注重点,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重点部署的领域。过去5年,中国政府累计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1.8万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7800余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密不可分,中国的民主着眼于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表示,中国的民主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巴西《论坛》杂志专栏记者亚拉·维达尔援引数据对比中美两国立法机构讨论主题后表示,美国议员们专注于处理个人主义问题,而中国人大代表们讨论的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例如发展、经济和民主协商。还有很多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出的成功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际知名机构民调显示,近年来,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这是中国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最真实的反映。事实证明,中国的民主道路走得通、走得好,让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14亿多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我们将继续沿着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

韩联社记者:韩中日三方领导人会议继2019年之后连续三年停摆。中方对在今年重启该会议持何立场?

汪文斌:中日韩三国互为近邻和重要发展伙伴,开展中日韩合作符合三方共同利益和地区国家期待。中方一贯积极参与三国合作,支持中日韩合作主席国韩国有关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的提议,愿就此与韩、日保持沟通协调。三方应共同努力,确保三国合作稳定、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新华社记者:中方刚刚发布了新西兰外长马胡塔将访华的消息。请问你能否介绍此访有关情况?

汪文斌: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去年是中新建交5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新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诸多“第一”,各领域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新西兰外长访华期间,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将同马胡塔外长举行会谈,就中新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全面、深入交换意见。中方希望通过马胡塔外长此次访问,推进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推进合作,不断丰富中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中新关系在下一个50年取得更大成就,更好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问题特别报告员杜晗发表声明,关切美国对域外个人和实体实施禁止入境、冻结资产等单边强制措施,侵犯了有关个人和实体的劳动权、行动自由权等基本人权,有关措施可能不符合国际人权标准。在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上,粮食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法赫里也表示,一些国家使用单边强制措施侵犯人权,使遭受单边强制措施的国家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减弱。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粮食权等特别报告员有关关切值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美国等西方国家自诩人权灯塔,却在全球范围内打着人权幌子大搞单边制裁,严重侵犯别国人权。有关制裁措施干扰国际经济、贸易、科技合作,严重威胁全球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给受制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造成严重困难,甚至导致人道主义危机。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侵袭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仍拒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