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使馆主要活动
李柏军大使就首届中阿峰会在毛里塔尼亚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2-12-13 19:33

2022年12月13日,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功召开之际,驻毛里塔尼亚大使李柏军在毛国家通讯社法语报纸《视野报》发表题为《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擘画中毛合作新蓝图》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绍首届中阿峰会有关情况和成果举措,毛《消息报》网站、最大新媒体平台“观点”等媒体纷纷予以转载。文章全文如下:

2022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赴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同近20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此系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主席首次中东之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受到包括毛塔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和持续热议。借此机会,我愿以首届中阿峰会为主题,向毛里塔尼亚朋友们介绍首届中阿峰会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意义,共同展望中阿和中毛友好合作的光明未来。

 一、赓续友谊,携手前行,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向来是好朋友、好伙伴。长期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两大文明在亚洲大陆两端相映生辉,双方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的佳话。近年来,中阿友好关系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从2004年举办首届中阿合作论坛到2022年首届中阿峰会,体现了中阿双方面对全球挑战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谱写了中阿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等21个阿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商中阿关系发展大计,共绘未来合作蓝图,共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美好未来。峰会成果丰硕,中阿双方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规划纲要》以及《深化面向和平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文件》,这些硕果全面生动反映了中阿进一步深化团结合作、携手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汇聚了中阿在双方关系发展以及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共识,昭示着未来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的主旨讲话中,总结提炼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提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张,即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共同利益;聚焦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维护地区和平,实现共同安全;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这四点主张,契合中阿加强全方位合作的现实需要,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提出,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在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这些理念倡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为进一步增强中阿友好战略互信、全面规划并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利于更好地增进双方共同利益和战略协作,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

三、高层引领,增进互信,谱写中毛友好新篇章。中毛传统友好,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毛里塔尼亚作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重要国家,是中阿合作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此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加兹瓦尼总统实现首次会晤,为未来两国关系与合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两国友好关系与合作,指出中方坚定支持毛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毛内政,赞赏毛方在涉台、涉港、涉疆、人权等问题上旗帜鲜明支持中方,表示中方愿同毛方一道努力,推动中毛友好合作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加兹瓦尼总统感谢中方长期向毛方提供各种无私援助,指出毛方将始终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继续坚定支持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借人权名义干涉中国内政,希望同中方保持高层交往,学习借鉴中方成功治国理政经验,不断拓展深化各领域合作。相信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毛关系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阿拉伯谚语说:“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中国人经常讲,“行胜于言”。未来,中方愿同毛方大力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共同落实“八大共同行动”,尽己所能为毛方提供发展合作援助,加快推进毛塔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磋商,以援毛畜牧业和农业示范中心为依托帮助毛方增强粮食安全水平,以援毛医疗队为抓手深化两国医疗卫生合作,不断扩大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加强在抗旱、荒漠化治理、可再生能源、数据安全等领域合作,继续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毛方能源、渔业、矿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一起开创中毛和中阿关系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