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要闻
外交部举行我支持尼泊尔抗震救灾和向在尼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工作吹风会
2015-05-07 18:46

  2015年5月6日,外交部举行专题吹风会,邀请外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地震局、国家民航局、总参应急办等部门负责人,就我支持尼泊尔抗震救灾和向在尼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工作介绍有关情况,全文如下:

  洪磊(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以后,我国对尼泊尔提供了紧急救援,派出了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防化洗消部队、武警交通部队,同时向尼泊尔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另外,我们对在尼中国公民也提供了紧急领事保护。目前有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天我们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我国帮助尼泊尔抗震救灾及为在尼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工作给大家做一个总的盘点。

  黄溪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以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做出重要批示,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外长第一时间分别向尼泊尔总统、总理、外长发出慰问电,表明在危难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同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愿向尼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一方面,根据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外交部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统筹协调帮助尼泊尔抗震救灾工作。王毅外长等部领导多次召开跨部门协调会,研究尼泊尔地震灾情及需要做的工作,协调地震局、商务部、军方、民航局、卫计委等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帮助尼泊尔抗震救灾。同时,我们协调整合地方省市、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对政府援助进行补充。

  第二方面,我们通过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和尼泊尔驻华使馆,同尼方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尼灾情及对救灾的需求,协调解决在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保证我人员和物资及时到位,发挥最佳作用。

  第三方面,我们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印度等国保持密切沟通,统筹协调,确保国际社会合力帮助尼泊尔抗震救灾。在外交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尼泊尔抗震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尼方,包括尼泊尔领导人、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中方的援助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行动快。地震当天,中国领导人就发了慰问电,表明援助的意愿。当天,外交部与地震局第一时间联系,地震局的回答非常坚决:两个小时之内,中国国际救援队就可以整装待命。第二天凌晨,我方队伍就出发了,非常快。还有政府医疗队、军方救援队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奔赴前线救灾,我们有效抓抢了72小时搜救黄金时间。随后,我们又派出了共7支救援队和医疗队赴尼泊尔。

  第二个特点是投入大。中国政府宣布向尼泊尔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军方宣布援助一批救援物资,总共650吨,有约8千顶帐篷和发电机、食品、饮用水等,总共动员30多架次民航飞机,共有340多名的救援人员,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救援队去尼泊尔抗震救灾。

  第三个特点是参与广。除政府、军方迅速行动外,地方省市参与救援,社会团体紧急参与,企业和个人纷纷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救灾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中尼人民的友好。

  这次救灾还有几个尝试:第一,这次是国内国外同时遭灾,西藏也有几个区域遭灾,在自救的同时还要帮助朋友。第二,在尼救助我们侨民、藏胞的同时,也要全力救助尼泊尔人民,尼泊尔朋友。第三,我们作了一些新尝试,如防化洗消部队第一次到海外开展工作。

  总体来说,现在搜救行动已告一段落。尼泊尔5月3日宣布搜救行动告一段落,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以防疫、灾民安置为主。从长远看,灾民的安置和重建等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尼泊尔需要国际社会援助。中国作为尼泊尔的邻国,帮助尼泊尔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在下步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尽全力帮助尼泊尔政府和人民渡过暂时的难关,早日重建家园。

  翟雷鸣(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兼领保中心主任):尼泊尔地震后,首先我们最关注的是在尼泊尔中国同胞的安全问题。尼泊尔是中国公民旅游比较多的地方,从国家旅游局的数字可以看出,去年截至11月份共有11万中国公民到尼泊尔旅游,每天飞往尼泊尔的航班有7个架次,也就是说每天有800多人到尼泊尔去。除此以外,我们在尼泊尔还有若干中国公司承建的项目,有大量的中国工人。此外还有部分的登山者,这些人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对象。他们在什么地方?安全不安全?怎么撤离?有什么意愿?伤亡情况如何?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地震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领保中心和驻尼泊尔使馆就建立了工作微信群,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和人员信息,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到目前为止,尼泊尔灾区中国公民的撤离已经到了新的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已经完成。

  从地震发生以后到5月2日,我们共安排52架次飞机安全接回滞留在加德满都机场的5685名中国公民,同时立即协调军方紧急救出了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在尼项目的256名人员。我们通过中国登山协会了解到38名登山队员的情况,目前有关人员处于安全状况。同时我们还在中尼边境的一个边检站项目安全转移出了28名中国公民,现在还有58名西藏边民正在办理回国手续,相信很快就能回国。目前加德满都机场已恢复正常,没有中方人员滞留,我们松了一口气。

  这次救灾和以往的历次大规模人员撤离行动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任务急,时间紧,情况危急,如何争分夺秒,如何在短时间内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把我们的人员撤离到安全的地带,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但是这次撤离行动和以往又不一样,它有几个难点:第一,事发突然,灾情非常严重,很多交通干道都已经断掉了。第二,余震不断,前景难测,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再发生次生灾害。第三,尼泊尔属于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有限,施救比较困难。第四,人员比较分散,联系不便,我们很多人到了首都以后就分散到尼泊尔的一些风景名胜区,或者是到偏远的工地,交通不畅,联系不顺,我们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这个都是需要我们落实的问题。第五,尼泊尔是山国,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地震发生以后不久,部分地区连降大雨,对灾情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次救援工作有几个特点:第一,反应给力,协调有力,广泛借力。地震发生以后,我部第一时间启动了24小时机制,紧急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指导驻尼泊尔使馆尽快核实在尼公民数量、分布及伤亡情况,做好应对工作,迅速明确人员分工,指定专人协同相关部门点对点联系,各方密切协调沟通,协同作战,稳步有序开展救援工作。各部门充分调动资源,共享最新信息,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我要特别感谢民航局,感谢军方,感谢地震局,他们接到领保中心求助时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非常给力。

  第二,施救和自救有机结合。按照国际惯例,为本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协助的重要前提就是当事人要用当地的救济,加德满都国际机场短暂关闭后又重新恢复,对我们来讲是个好事,商业航